在教会历史上,不乏充满争议的人,而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无疑是最著名的之一。在中国教会中,对君士坦丁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种高度肯定他给予教会合法化的地位,促进了福音传播,为塑造西方基督教文明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君士坦丁的政策,导致了教会获得太多权利,造成了严重的腐败,是中世纪教会“偏离真理”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绝大多数人都有个特点,就是对于君士坦丁大帝的生平知之甚少,除了《米兰赦令》与天空的十字架神迹外,对他并没有太多了解。因此,不管我们对君士坦丁评价如何,最好能够对他有个基本了解,而阅读经典传记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君士坦丁是西方历史与教会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关于他的研究与传记在西方国家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也有一些专著出版。而其中尤西比乌的《君士坦丁传》是一部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本充满争议的书。
尤西比乌(约206-340年)是该撒利亚的主教,他最为后世所知的乃是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他所撰写的《教会史》是路加两卷书之后,最重要的教会历史著作,是了解早期教会的重要文献。与《教会史》广受赞誉不同,尤西比乌的另一本著作《君士坦丁传》则充满了争议。
比如:19世纪的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指出,尤西比乌为了把君士坦丁塑造成教会的第一位伟大的保护者和理想的统治者,不惜采用“歪曲、掩饰和伪造”等手段,因此他的作品不能作为决定性的史料来使用。与布克哈特同时代的不少学者均拥有类似的看法。
但是有的学者却有不同看法,理查森和麦克吉佛特便是这类学者中的典型代表。针对《君士坦丁传》的种种非议,理查森作出了如是回应:这本书“是由一名有理智和道德能力、并且充满真诚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材料,在没有蓄意造假和误解的情况下撰述出来的,它也许代表了当时的基督徒对于这位皇帝的基本看法,其准确度和诚实度不亚于后来的林肯传或威廉大帝传”。麦克吉佛特则用较为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查森的支持:“的确,尤西比乌强调了皇帝的优秀品德,他未能提及其性格中的黑暗点;可是据我所知,他并没有歪曲事实,他只是做了天下的人们通常都会做的事情而已,即称颂一位辞世的朋友。”
综合各种观点,我们看到其实争议点在于,尤西比乌过度强调君士坦丁的光明面,而掩盖了其一些阴暗面。但是如果我们从时代背景分析,就能理解他的所为。在《米兰敕令》之前,基督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逼迫,因此殉道的弟兄姐妹数以万计,教会事工也遭到了巨大破坏。而君士坦丁给予教会合法化的地位,无疑是完全改善了教会处境,让福音得以巨大传播。正是怀着对上帝的感恩,并认为君士坦丁的举动符合神的旨意,因此尤西比乌不惜笔墨地对罗马皇帝大肆赞美,其背后的动机乃是出于信仰的缘故。
当然根据一些史料证明,尤西比乌虽然对君士坦丁有过度的评价,还远没有陷入个人崇拜当中。君士坦丁在一次演讲中,居然认为罗马时期的西比尔预言和维吉尔的田园诗,预言了耶稣基督的降临、传道、死难及复活等等事迹;对于这种把异教思想视为特殊启示的说法,尤西比乌严正地驳斥:“(古时)有哪个预言家或占卜师能够预言,他们的仪式将随着一位新神(指:基督)莅临这个世界而消亡?全能君王的知识和崇拜将被自由地授予全人类?”足见他在信仰问题上能够坚持立场,甚至敢于驳斥皇帝的错误。而今日有些中国信徒把孔孟老庄的思想视为特殊启示而盲目相信的做法,实在应该学习尤西比乌的胆略。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既然尤西比乌并未盲目崇拜君士坦丁,因此其著作显然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地记录所见所闻,而非为了向皇帝献媚,蓄意歪曲历史。
总而言之,尽管尤西比乌的《君士坦丁传》存在一些问题,但作为最早的君士坦丁传记,保留了很多当时的历史事实,这对我们了解君士坦丁及其时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尤西比乌作为教会的主教,其立场和观点,也代表了当时教会的普遍意识,这对了解当时基督徒的信仰与思想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