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关于在基层教会举办高级神学教育事工的设想

引言

神学教育在基层教会的普及绝非易事,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神学教育纯粹是为了培训传道人而设立的,对于平信徒根本不合适。中国教会的情况不单是羊多牧人少,更是平信徒的受教育状况普遍偏低。

在受教育状况普遍偏低的平信徒中间开展神学教育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笔者在基层教会及神学培训班中也遇到过受教育程度偏低,但其神学思考能力却不亚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信徒。

事实上,主要的原因不是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是基层教会对神学教育事工的理解一直都停留在培训传道人的这种固有思维中。有的教会负责人甚至认为平信徒并不需要高深的神学知识,他们只要知道跟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那部分属灵知识就可以了。

不过,倘若我们想要让教会向着人人皆祭司的方向转型,那么就应当像保罗一样,将上帝的旨意毫无保留、毫无避讳地传授给所有的信徒,让他们在真道上竭力地追求,而不是担心他们知道太多以后,会制造不稳定因素。

一个教会真正的强大不在神职人员的强大,而在平信徒的强大。如果我们真心为教会好,希望教会能复兴,平信徒能成长,那么就应当竭尽全力扶持他们。在笔者看来,有步骤地举办各类基层教会的神学教育事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高级神学培训事工需要有明确的办班目标

如果一个基层教会想要举办高级神学培训事工,那么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办班目标。这个目标不只是为了让平信徒装备真理,更是为了让一部分人能成为合格的教会领袖,故此这个目标便是“教会领袖培训”。

围绕着这样的目标,高级神学培训事工所要达致的具体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让学员能系统性地了解基督教教义;另一个则是让学员具备成为教会领袖的基本能力。

如果我们将高级神学培训事工理解成“教会领袖培训事工”,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呢?笔者认为第一步乃是“教会推荐”。 

这与初级与中级神学培训事工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因为这两者不需要“教会推荐”,只要“自己报名”就可以,然而接受高级神学培训的学员一定需要“堂委讨论通过”及“教会推荐”,因为这些人培训出来是要成为教会的预备领袖。

如果不是“教会推荐”,那么教会就不会负这些学员的责任,而这就意味着高级神学培训事工将达不到既定的目标。

笔者认为将“高级神学培训”界定为“教会领袖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引言部分,笔者已经提到基层教会举办神学教育事工的不易,这个“不易”主要是转变“固有思维”的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举办的是初级神学教育事工,难度还不是很大,但要举办高级神学教育事工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唱高调”及“不切实际”而中途夭折。这个理由就是“训练教会领袖”。

这绝对是一个重要的理由。一方面,目前的神学院或市一级的基督教培训机构还未专门设立“教会领袖培训班”(最多是堂委主任培训班,但仅仅培训堂委主任,显然是不够的),另一方面,不少的教会之所以问题重重,就是因为教会的堂委委员及各事工部门的负责人缺乏良好的素养,其中就包括了缺乏必要的神学训练。

二、让学员系统性地了解基督教教义

这个阶段的学员最好是从初级神学培训及中级神学培训班中甄选出来的人,如果不是,那么也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才可以入学。因为倘若没有一定的神学基础,这个高级神学培训事工是做不起来的。

虽然这个事工是属于基层教会举办的事工,也不能因此就随随便便,没有要求。毕竟,这些经过高级神学培训事工出来的学员将来要成为教会的领袖。这个目标本身就让我们在办这个班的时候格外谨慎。

来到高级神学培训事工的学员,应当正式学习基督教系统神学。所谓“正式学习基督教系统神学”指的是将基督教神学当成一门正规的学科来进行学习,包括从基督教思想史的角度对某个神学教义展开追踪与梳理,并进行相关的讨论。

在这方面,我们除了要介绍西方神学家的学术成果,也当展示中国神学家的相关成果,让学员们尽可能多、且能深入了解为数众多的神学流派及其思想特征,从而拓宽他们的神学视野。

在学习系统神学的过程中,讲师应当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教义具象化,尽可能地将系统神学融入基督教思想史及教会历史的处境脉络中,使基督教神学充满了“血”与“肉”。

其次就是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员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并激发他们在神学思考方面的能力,为了能有这样的果效,讲师甚至可以适时举办几场神学辩论大会,以便让学员能对某个神学要义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让学员具备相关的侍奉能力

如果我们的高级神学培训是使平信徒被训练成为合格的教会领袖,那么让学员具备相关的侍奉能力便是重要的目标了。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不同的学员专注在不同的事工,教会应当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选修的课程,这些不同的选修课所能提供给学员的,也就是他们在相应的事工中所要掌握的。

虽然是选修课,但其课程的含金量一点都不亚于必修课。不仅如此,选修课还当具备极强的“实操性”。比如,撰写调查报告、评估报告、设计教案、关于参与某项事工的神学反思以及“实习”传福音、小组牧养及讲道等。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