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蛋挞这种美食为何诞生于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内?

在中国的KFC中,都能品尝到美味的蛋挞。根据一些人的说法,这种美食诞生于中国香港,是广式点心著名的“四大天王”之一。

其实港式点心中的蛋挞,是经过国人改造的,蛋挞的起源是西南欧的葡萄牙,而且出现又颇具传奇色彩。葡萄牙人爱吃甜食,而蛋挞是其“国民糕点”,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欧洲一些与美食文化相关的活动上,代表葡萄牙的往往都是蛋挞。2009年英国的《卫报》更是把蛋挞列为了世界上50种最好吃的食物之一。

而最为正宗的葡式蛋挞则是位于首都里斯本西部的贝伦区。在里斯本入海口处,耸立着一座雄伟的修道院——圣热罗尼莫修道院。(注:“热罗尼莫”又译“哲罗姆”,为西方教会四大圣师,拉丁文圣经的翻译者)她建造于大航海时代初期,紧挨着纪念达伽马的贝伦塔。凭借着其规模宏大,更有令人震惊的长宽超过300米的门面,圣热罗尼莫修道院享誉世界。

该修道院是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完美结合,被后世称为曼努埃尔式建筑的“珍宝”也是无法被超越和抄袭的。因此在1983年与贝伦塔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而圣热罗尼莫修道院就是蛋挞起源的地方。18世纪初,修道院的修女采用鸡蛋蛋白给洗好的衣服、头巾上浆,这样会让修女服更加洁白、整齐,能在形象上表达对上主的敬畏。可每次上浆都要使用不少鸡蛋,从而剩下了大量蛋黄。从信仰角度看,浪费是可耻的行为,于是修女为了解决问题,就用蛋黄制作了不少糕点。

其中一种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接着倒入糖及蛋黄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修女们发现烤出的东西外层松脆,内层香甜的蛋黄。这种美食一经出现,就征服了她们的味蕾,在圣热罗尼莫修道院广为流传。

19世纪初,葡萄牙局势动荡,先是拿破仑入侵,后又经历了巴西独立以及自由党革命等等事件。动荡的社会导致圣热罗尼莫修道院所获得的奉献日益减少,修女们为了维持生计,就把蛋挞等糕点拿到市面上销售。没想到却大受欢迎,成为葡萄牙人喜闻乐见的美食。市场上各种山寨的蛋挞纷纷出现,由此走向了世界。

当然要品尝最为正宗的蛋挞,还得到圣热罗尼莫修道院所在贝伦区。在1834年,修道院被迫暂时关闭时,修女把蛋挞的配方卖给了一位蔗糖作坊老板。他于是在修道院旁边,开了一家蛋挞店。而这是全世界品尝正宗蛋挞的地方,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据说每天制造的蛋挞就达到两万多个。

中国近代时期,蛋挞随着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接着又传到了香港。这种美食经过改良,成为粤式点心的重要品种,在粤港两地深受欢迎。而很多国人品尝到蛋挞,还是KFC的原因,正是他们推出这种美食,才让广大国人吃到这种美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