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罗马时期,人们都对来自中国的丝绸趋之若鹜,将这个神秘的国度称为“赛里斯”,即生产丝绸的国家。但罗马人一直未能与赛里斯建立联系,甚至连其方位都不知道,直到一位法国传教士的东行,才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
这位传教士叫鲁布鲁克(或罗伯鲁),生于法国加塞耳(Cassel)附近的罗伯尔镇。他年长后加入方济各会,并成为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圣路易)的亲信,曾跟随他到耶路撒冷朝圣。
当时蒙古人建立的钦察汗国非常强盛,路易九世希望能够他们建立联系,同时获得在蒙古的传教权。于是派遣鲁布鲁克出使蒙古。1253年5月7日,鲁布鲁克与巴多罗缪修士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蒙古帝国。他们经由黑海抵达伏尔加河流域,于是年7月底、8月初先后谒见大汗撒里答,并得到热情招待。
紧接着鲁布鲁克踏上了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向东来到了哈拉和林,得到了蒙哥汗的接见。两人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而蒙哥致信路易九世,希望能够建立联系。
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蒙古朝廷有不少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他们来自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匈牙利等等地区,都是在蒙古西征中被俘虏后,因为有一技之长,而成为蒙古官员的。从这可以看出,蒙古帝国一直有使用欧洲人为官的传统,因此马可波罗说自己曾在元朝当官,估计是真的,只是可能夸大而已。
鲁布鲁克同时发现,在中国广泛存在丝绸制品,因此他确定古罗马人苦苦寻求的赛里斯国,就是他现在所处的地方。从而为欧洲人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赛里斯国就是中国从此得到了世界的肯定,而从中国到罗马的贸易之路,在十九世纪末被德国历史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
1254年8月18日,鲁布鲁克携带蒙哥汗给圣路易的信函,离开了东方土地,沿着丝绸之路西行。于10月17日抵达萨莱。1255年6月16日,鲁布鲁克归抵塞浦路斯(一说黎巴嫩)。他在此将在东方的见闻写下来,撰成《鲁布鲁克东行记》一书。
本书生动翔实地记述了13世纪蒙古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文化,以及沿途各地的地理风貌等情况。尤其是提到了当时中国已经开始使用纸币的情况。他记载说:“契丹通行的钱是一种棉纸,长宽为一巴掌,上面印有几行字,像蒙哥印玺上的一样。”
本书与柏朗嘉宾的游记一样,都是马可波罗之前,西方最为重要的两部关于中国的书籍,促进了两大文明之间的理解。著名学者方豪神父评价鲁布鲁克的东行记称:“他的《游记》,在地理学、人类学、宗教学上都有极高价值;他本人大约精通法、拉、匈、波、俄、斯拉夫和其他方言,不下十种;《游记》中他并且描写了汉文、藏文、土耳其文和畏吾儿文的写法。”
而当时的英国哲学家罗杰尔·培根听闻鲁布鲁克的事迹后,专门来到巴黎拜访,请教(他晚年回到法国工作),为他撰写《大著作》一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素材。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