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天主教的百余年简史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1-13 13:52:22
分享与播放

在辽宁省有一个被称作“关外上海”的沿海城市:营口市。这里是我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也是东北近代首个对外口岸,是当年的民族金融兴起之地,也是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在东北最早传入的城市。

2024年的九月中旬我来到了营口天主教堂,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我的第一本思高本圣经就是在这里购买的,至今已经通读了五遍。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营口天主教的简要历史。

1883年,天主教建成了营口市西教堂(圣母海星堂)。西教堂始建于1872年,占地新积3405平方米,建筑面积1061平方米,新中国建国前就已关闭。1892年,纪隆主教在位时,将主教府由营口迁往沈阳,从此,营口的天主教开启了福传的圣工圣事。

一、营口天主教的兴盛时期

历史上,营口地区有天主教教堂8座,天主教公所8处。其中,营口市区教堂2座,即南堂和西堂。大石桥有教堂3处:大石桥、滚子泡、虎庄。公所4处:高坎连山屯、汤池塔峪沟、博洛铺詹屯、博洛铺。盖州有教堂3处:盖州、熊岳于园子、太阳升罗甸。公所4处:沙岗谕林铺、榜式堡、万福杨木林子、西荒地等。

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初是营口市地区天主教发展最为兴盛时期,天主堂及其附属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扩建和完善起来。

说到营口的天主教,我们必定要简要地介绍一位外籍传道人方若望(?—1878年) 。他是满蒙满洲教区第一任主教,法国人,道光十年(1830年),到四川省传教。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二月十一日,罗马教廷通谕,委任方若望神父为满蒙教区第一任主教。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一月,在山西太原领祝圣礼。满蒙教区分离,方若望到满洲教区任主教。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春,由岔沟陆路到达营口,设主教府于营口。方若望巡视全满洲,登记教徒2319人。同治八年(1869年)九月,在岔沟祝圣第一司铎巴尔多禄茂神父。任职期间修建教堂有:奉天小南关教堂、庄河岔沟教堂、盖县教堂、盖县阳关教堂,辽阳市教堂、辽阳沙岭教堂。1838年至1840年方若望在营口期间购买土地和建立房地产, 修建教堂,并于1845年6月5日创立营口天主教府(管辖各教区教务事宜)在现在的营口市站前区境内。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天主教和“在各省租田买作为特权列入条约,强迫清政府给予外国传教士“内地传教自由”国外传教士逐以此条约进入内地传教。1840年至1892年将蒙古地域划传教会管理,改“满蒙教区”为“满洲教区”。

1900年,将营口市天主堂“耶稣圣诞堂”改建成“哥特式”大教堂。营口天主堂分南北堂,南堂设有修女住宅、育婴堂、养老院以及附属设施。北堂设有神父住宅及附属设施。1936年10月,法国人纪若翰神父任市天主堂传教士。1939年11月,法国人马志贤(女)任育婴堂、养老院院长;副院长为李志英(女、中国籍);以及法籍修女何贤贞等人。1931年“9·18”日本侵占营口后至1945年“8·15”日本投降这个时期,营口天主教会受到干扰基本没有开展活动。

自20世纪初到1949年50年间,营口天主教堂历任本堂神父共10人,其中9位法国人,1位意大利人,最后一名是法国神父纪若翰,1951年11月回国。

天主教革新运动

20世纪40年代末的1949年,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明确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此后,营口市天主教活动逐渐活跃来。平日到教会作礼拜的教徒有100人,每逢瞻礼、圣诞礼等节日,信徒多达400人。同年9月20日,沈阳总会将沈阳教区南部划归“营口教区”,主教府又设在营口,法人费声远任主教(1949—1951)。“营口教区”包括:海城、盖平(现在的盖州)、营口县(现在的大石桥市)、盘山。

二、新时期营口天主教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营口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成立了营口市天主教爱国组织。1983年12月8日,在营口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的指导下营口市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在办公室召开恢复天主教爱国会预备会议。会议通过了恢复成立天主教爱国会的议程和候选委员名单。同年12月10日,在市政协会议室召开“恢复营口市天主教爱国委员会”会议。宣布恢复成立营口市天主教爱国组织机构(第一届爱委会)。会议选出爱国会主委、副主委、委员。

80年代初至2019年成立了营口市所辖的盖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办公地点暂设在熊岳于园子。随着逐渐步入教务规范化、制度化,也于1992年8月11日成立了天主教教务委员会。2017年12月3日,成立营口市天主工作管理委员会。主任夏建江(神父),副主任杨虹、房多明;委员邢素芬、赵长义、郑连荣、历锦娟、高占强、史晓丹、岳素娟、历守志、吴波、张大勇等。

1980年以来,营口市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决定重建天主堂,使营口天主教徒有正常活动场所。1986年6月27日,经市政府协商在教堂重建之前,将市计委占用教会土地上的5间车库腾出来作为活动点,同年月18日正式使用。但远远满足不了教会宗教生活需要,每逢大瞻礼日显得十分拥挤。1986年11月,营口市政府九届七十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市天主教堂的重建问题。会议决定由拆扒和损毁教堂的单位以补偿的方式解决教堂的重建费用,共计53.27万元,为落实教堂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市政府的协调下,有关单位返还了被占用的天主教教产。

1988年8月1日,新大教堂破土动工。新建的天主堂为砖混结构,起脊二层楼,外部仿“哥特式”教堂造型,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076平方米,屋檐高10.78米。有钟楼一幢,顶尖高28.9米。上层为教堂、下层为办公室、会客室和小会议室。建堂费用大部分是政府落实政策补偿款56万。1991年10月27日,大堂正式交付使用并举行了盛大的祝圣典礼,时任副市长韩宝桐到会祝贺,沈阳主教金沛献莅临指导。盖州沙岗子榆林铺天主堂也于1988年4月24日举行祝圣典礼,开始正常的宗教生活。1985年至1989年,共清理落实教会房产归还约1530平方米。1994年10月,头了对外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天主教徒的友好往来和满足当地教徒的宗教生活,营口市天主教会受省天主教两会之托,向民宗局申请在鲅鱼圈区建立天主教教堂报告。1995年3月27日,批准了在鲅鱼圈区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当时教堂设在租用的间民房。1997年9月18日,大石桥天主教堂修复并祝圣,开始有了固定的宗教活动所。2002年,红旗弹棉厂归还给天主教会,为了增加教会的收入,将归还的工厂修建成立了敬老院,于2003年9月18日正式成立并使用至今。2003年至2004年,开始建鲅鱼圈区教堂,于2004年9月18日鲅鱼圈区天主教堂正式使用。2006年6月,营口市政府动迁西市区振兴里72-92-2天主教会的房地产,天主教会在该地共有土地3407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包括教堂及一些附属设施,动迁款落实约180万。2008年政府再次落实宗教房地产政策拆除教会周边地区占用教会的险房,政府投资,城投公司同年9月25日交付,负责给教会建筑了85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于2009年3月10日开工, 10月15日该楼举行使用庆典。

三、营口天主教历任负责人

1983年张兴汉,1985年王守斌,1989年一1991年张继良,1991年一1995年王继友,1995年1997年张玉坤,1997年—1999年刘占富,1999年—2004年赵云龙,2004年—2005年陈国强,2011年夏建江,现任负责人为张永铁神父。

现在的营口市主教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营口市星级宗教活动场所评选委员会评定为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