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读冈萨雷斯《基督教史》三十六:中世纪的本笃修会

冈萨雷斯在《基督教史》中提到,中世纪的社会之所以可以得到统一和延续,是和本笃修会的制度与教宗的制度有关。

郭牧师介绍,本笃修会的制度其实就是西方修道传统的始祖,教宗的制度就是教皇制,也就是直到现在为止,西方世界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罗马的教皇,他们最基本的一个职务,仍旧是罗马的主教。在基督新教里,也有一些实行主教制的教皇,他们并不是否认教宗的精神上和灵性上的地位,而是接纳,包括像北欧路德宗的教会和圣公会。

本笃修院的制度来自“本笃”这个人,他于公元480年生于意大利“努尔西亚”小镇的一个罗马贵族家庭,但他受感动要成为一名修士,之后在其引领下建立了一个修道院,并在里面执行了他所制定的本笃的一个会规。东方的教会也有它的修道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方修道的传统要早于西方的教会。不过,东方教会很强调的是慎独,认为修道士首先是一个个体,身边也有一个灵修导师,可以保持联系,但更强调的是个人的修为。而本笃修会强调的是纪律、以及祈祷与工作的平衡,并认为工作是一种操练。在修道院里,他们会造陶器、做木工、酿酒等,在工作之余就是祈祷。

本笃会祈祷的传统延续了诗篇当中的灵修传统,比如,《诗篇》119篇164节说“一天七次赞美你”,他们怎么能做到这个呢?本笃修会就接纳了这样的传统,一天七次祈祷,有早祷、午前祷、午后祷、寝前祷、晨昏祷等,就是将祈祷和生活完全融汇在一起。而且,他们强调在这七次的祷告中,所祷告的大量的内容是借着诗篇来祷告,基本上一个礼拜就要把《诗篇》150篇读完。在他们当中,有一种讲法,就是用祈祷来圣化自己的生活。

《基督教史》里面写道:“本笃《会规》并不是为受人尊敬的圣徒而写,如沙漠中的英雄,而是为难免犯错的人所写。这可能是本笃《会规》成功的秘密。”郭牧师分享,这话的意思是,本笃创立的西方修院的传统,乃是希望把神国的伦理,成形在他属灵的小团体里面。然后由这个团体,慢慢发展,使整个社会都可以,推广这样一种神国的伦理。而现在研究本笃会规的人,也可以从中揣摩到基督徒的一个伦理观念。

很多人刚开始都认为修道院是培养圣人的,但本笃的意思是,修道院是培养一个“真人”。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