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石衡潭透过电影谈婚恋――恋爱篇

爱情、婚姻、家庭是古往今来无论高官还是草民、墨客还是庸人都必然要面对的人生道路,也是百年电影作品中一直在述说着的千古之谜。8月22日,石衡潭博士于北京举行爱情、婚姻、家庭专题讲座,透过电影来询问人生,通过哲学来思索人生,借着《圣经》来发现人生。该讲座连续进行4个小时,与会者受益匪浅。

恋爱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千古绝唱穿越时空,道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爱情的困惑和渴望。

爱情的易变性

有人说爱情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只能维持6个月。甚至有人说“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如果爱情稍纵即逝,我们还可以期待爱情吗?

石衡潭博士以电影《阿司匹林》为例来解读爱情的易变性。主人公小白和文静的爱情把爱情的困境和生活的真相裸露出来。小白赴法兰克福前和文静信誓旦旦、海誓山盟。然而,送小白登机后,文静很快变动了工作,搬迁了住所,换掉了电话。她看够了爱情上的翻云覆雨颠三倒四,深知人性的波诡云谲瞬息万变。因此她不要等到感想消失时再说再见,而选择提前中止爱情,即使心有不甘和无奈。

石博士认为,不是因为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才有天长地久的等待。而是有了天长地久的等待,才有天长地久的爱情。两个人只有在摆脱以自我中心时,才能够真正收获爱情、享受爱情。就如冯骥才所说,“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这才是爱情的极致。

爱情的虚幻性

“男人与女人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王尔德一句“箴言”说出了无数怨偶的心声。恋爱的时候,人会自觉不自觉地修饰自己,这个时候人们的智商为零。自己美化自己,对方也美化自己。美化后的效果并不完全真实。然而在婚姻中,两个人24小时都在一起,各自的缺点都会原形毕露,很多人很难承受这个事实。

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就是表现了爱情中的真实与虚假。建斌和小慧带着爱情怀着梦想来到北京,在残酷的现实压力面前,建斌三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为了树立虚假的成功男人的形象,他不惜用“谎言”欺骗小慧。每天拎着皮包陪小慧乘地铁去“上班”,在地铁呆上一整天,再陪着小慧一同“下班”。

最后,小慧终于知道了真相,更体味到这其中所蕴含建斌对她感情的真实。他们重新找回了自己,回归现实,也重获爱情。他们终于领悟到幸福并不意味着连绵不断的快乐,常常还包含着刻骨铭心的痛苦;幸福并不总是销魂摄魄的浪漫,常常还有如修理漏水龙头般琐碎。

爱情的自私性

人们总是在爱情中苛求他人,却没有想过自己才是给对方带来幸福的那个人。正如日本电影《生死恋》中夏子说,也许爱情本身就是自私的,它只管自己的欢乐,不管别人的忧愁。

爱情的自私在电影《美人草》凸显出来。叶星雨和袁定国、刘思蒙的三角恋中,袁定国与叶星雨是青梅竹马,他也在锲而不舍地追求着叶星雨。但刘思蒙的坦然和气魄却夺得了叶星雨的芳心。然而,阴差阳错天意弄人,袁定国以并不光彩的手段得到了爱情和婚姻。但影片最后还是以刘思蒙从海外归来,袁定国在极度不自信和不安全的状态中早逝,刘叶最终走到了一起为结局。

其实,这个看似美丽的故事中有着不美丽的东西。电影所高举的缘分不过是爱情成功的解释,分手的借口。婚姻当中如果仅有爱情,没有责任和担当,那么,婚外恋将成为必然的归宿。就如张爱玲所说,“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婚外恋不在于和谁在一起,关键是人的贪心,总以为漏掉的都是大鱼。

石博士说,“实际上,爱情应该趋向于婚姻,而美丽也应该从属于真理。追求爱与美是每个人固有的权利,但还应该有比之更高的原则,那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对神的旨意的倾听与顺服。”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