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父亲节思考:从浪子回头的比喻看天父的爱

经文:路15:11——32

路15章所记载浪子回头的比喻,是主耶稣所讲的三个比喻之一,前两个分别是失羊、失钱的比喻,浪子的比喻是第三个,主题词都是失去与寻找,通篇洋溢着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喜悦,表达满满的慈爱和怜悯。这是四福音中独有的记载,它的背景是主耶稣针对文士和法利赛人卑鄙地论到他与税吏罪人子在一起的议论,所讲的三个比喻,淋漓尽致以父爱来彰显三位一体真神的慈爱和怜悯。

此经文被称为“福音中的福音”,浪子的比喻被穆瑞誉为“人间足以表达天父慈爱,也最能感动人的故事”;著名小说家狄更斯说“这是短篇小说中最精美的杰作”。在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现存一幅伦勃朗所做的世界名画《浪子回头》,生动描述了风烛残年的老父亲拥抱衣衫褴褛的浪子动人情景,那双颤动的手最为动人,生命的源流奔涌着,父亲眼睛似乎失明,但脸上却映射出父爱的光芒,体现父爱无边的伟大情感。在前年第一次造访福音时报编辑部时,办公室的陈列的这幅世界名画就深深地震撼了我。

路加福音的作者是一名医生,写作风格是惯用一系列动词,细腻逼真栩栩如生地描写每一个细节,如一幕幕情景剧生动塑造了浪子、父亲、大儿子、仆人的形象,使这个小故事有起头、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局,到最后在大团圆的欢乐气氛中落幕。

一、浪子(小儿子)的悖逆堕落与回转

开始提到,小儿子向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产分给我”。按照旧约律法规定: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儿子,长子可以得到两份,小儿子可得一份,就是家产的三分之一。关于分家产,有两种情形,与中国人风俗类似:一种是父亲过世,就按律法分配;二是父亲在世时预先分配,但儿子只能使用不能变卖,免得父母被遗弃。显然小儿子在父亲在世时,就提出分家产是自私不敬不孝的表现,但是父亲毫不计较,还是把产业分给了他。

之后我们注意作者用了几个“起来”描述浪子的经历:

1、先是 “收拾起来”,“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他终于摆脱了家庭的束缚和父母的管教,收拾起来属于自己的家产,统统变卖,手拿大把钞票,这些是他可以依赖的资本,随心所欲地吃喝享乐,灯红酒绿,歌舞妓院任意挥霍,正像前几年的煤炭暴发户和现时的城中村拆迁户一样,花钱如流水,随意一掷千金,寻求一时的享乐。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认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不料很快坐吃山空,耗尽一切所有的。屋漏偏逢连阴雨,那地又遭遇大饥荒,小儿子就更穷困潦倒。

2、于是他就“穷苦起来”。衣食无着的他去投靠一位当地的朋友,这是以前曾经非常要好的酒肉朋友。但世人“都是看人下菜碟”,那人在他穷困潦倒时,竟然打发他去放猪。猪在犹太人中被看为不洁净,放猪人天天混在猪群,十分下贱,人在极其困境中也顾不得自尊了,他被饿的甚至拿猪吃的豆荚充饥,就这也没有人给他。

3、落在如此可怜光景,自己寄人篱下,身处猪群,望着破烂的衣服,还有身上难闻的气味,还有被人使来唤去的呵斥白眼、责备、屈辱,他想到了以前在父亲家里的温暖。“我父亲家里有多少雇工,口粮有余,我倒要在这里饿死吗”,以前他是家里的宝贝,在父亲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两相对比,“他醒悟过来”,心中充满悔恨,懊悔当初真不该忤逆不孝父亲,自己一意孤行要到远方,只图自己享乐,令父亲伤心。忏悔使他有了回家的强烈欲望。但是他有心存顾虑,想到父亲,深觉愧对父亲,自己无情离开他,老人家可好吗?再想,自己当初曾经提出分家,变卖家业,肆意挥霍,父亲会认我这个败家子儿子吗?于是,连见到父亲要说的话都想好了“父亲我的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成为你的儿子,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

4、他做了一个关乎命运转折的决定:“于是起来”。如果只是后悔,没有行动,他永远活在可怜的光景中。因着起来,他的身份地位乃至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浪子的经历折射了我们人类的光景。原来我们是在神的恩典祝福当中,神造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为他们预备了一切,吃穿享用应有尽有,但是他们心里却没有满足,身在福中不知福,被魔鬼撒旦古蛇以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今生的骄傲引诱,偷吃了禁果,被赶出乐园,失去了一切福分。人靠自己的聪明智慧,要在世俗的享乐中满足肉体的欲望,活在罪恶辖制之下,受罪捆绑束缚,还有死亡的缠累活在悲惨的命运中,甚至反赔上宝贵的性命。在凄惨命运中,人们回想神的恩典和慈爱,原来自己曾是神的儿子,是神按照自己形象所造,却沦为罪的奴仆,这是何等大的反差。人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知道原来所拥有的珍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病榻上的人才知健康的珍贵,监牢的囚犯深知自由的可贵,在忽然面临的天灾人祸前人们才知道生命的可贵,反思使人忏悔,忏悔之余更为可贵的是我要起来,回归到天父面前,尽管不配做儿子,做一个雇工也行。

二、父亲的宽容怜悯与爱心

我们看这位父亲,自从儿子出走以后,父亲昼夜挂念,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在哪里?吃得饱吗?穿的暖吗”,心里常受煎熬,日夜担忧。父亲每天倚在门口,望着儿子离家的路,望眼欲穿,天天盼望儿子归来,尽管儿子曾经悖逆不孝,也曾令他生气,但因着爱能遮掩一切的过错,父亲就毫不计较,他的对儿子的爱从不改变,年复一年,一直眺望远方企盼儿子归来。忽然有一天父亲远远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啊,原来是儿子回来了。老人欣喜若狂,顾不上自己年纪老迈,一边跑一边呼叫着儿子的名字,赶快迎上去,相离还远,就动了慈心,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疼爱之情难以言表,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父子俩抱头痛哭。过了一会,儿子在父亲怀里抬起头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成为你的儿子……”说着脸上又留下愧疚的热泪,回想离家出走的叛逆,他悔不当初,深感自己已经不配做儿子了。

然而他的话没有说完,父亲以慈爱的眼神望着他,吩咐仆人:“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的指头上,把鞋穿在他的脚上,把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在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父亲对儿子的慷慨,愿意给他最好的一切。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给他换上上好的袍子,使他面目一新,并且要带上戒指,打断儿子要说的话,带上戒指,还他儿子的名分和权柄,把鞋子给他穿上,仍看为所爱的儿子,并不把它看做仆人,因为仆人是不能穿鞋子的。并且要把肥牛犊宰杀了,欢庆这个值得庆祝的盛大节日,因为这个儿子的死而复活失而又得。

故事到这里似乎就是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也正像失羊和失钱的比喻一样,无一例外他们在找到失而复得后,都是邀请邻舍一同设摆宴席欢庆。在父亲身上我们读懂了慈父的眷爱和怜悯,如同父神一样,在人类始祖犯罪后,耶和华神在伊甸园里声声呼唤“亚当你在哪里?”直到今天,父神仍然在深情向陷入罪恶之中的浪子呼叫,你在哪里?如果你还没有信主,天父爱你,天天期待你,离开罪恶的泥潭,真诚悔改,回转到他面前,因为他的心意就是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他天天盼望你回家,尽管你自觉自己有罪深感不配,他以宽容的爱接纳你,并且要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并且要改变你的生命。

三、大儿子的冷漠嫉妒与自义

这时我们看见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大儿子。“大儿子正在田间,”说明他还是比较听父亲的话,勤于劳作,在后面还说“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这说明相比之下,大儿子还有不少优点。但我们也看出他流露出人性罪恶的本来面目。他回家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就感到奇怪,问身边的仆人,了解原委:父亲因着儿子无灾无病的回来了,就把肥牛犊宰了。与父亲的欢欣,相比之下,他没有丝毫惊喜快乐,反而怒火直冲心头。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出来劝他,对于同胞兄弟,大儿子满眼冷漠没有一点怜爱,更没有思念,心里只有自己,在父亲面前摆功劳发怨言,质问道“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没有违背你的命,你从来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起快乐,”心里充满嫉妒苦毒,正如箴言书说“嫉妒是骨中的朽烂”。接着又说“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了你的产业,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对于这个曾经离家的浪子弟弟,他恨之入骨,早不把他当做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了,定他的罪,认为他和娼妓吞尽了父亲的全部家产,因而愤愤不平。在此我们看到,大儿子虽然在父亲身边,似乎有好行为,但他却仍是一个浪子,嫉妒冷漠自义,更为可悲的是,他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样是处于浪子的境地,眼前的一切,仿佛与自己毫无关系,他始终无份于父亲的爱怜和恩典。

这个大儿子所反映的光景的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自认为纯犹太人神的选民而自高,自以为是严格遵守律法条规,“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凡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18:11参法利赛人的祷告)。他们认为税吏罪人都不配得救,外邦人更是不配得神怜悯。与耶稣的慈悲和怜悯,他们表现出的就是冷漠嫉妒和自义,却不知自己也需要神的拯救和怜悯。

四、仆人的藐视挑拨离间

我们读段经文时,常注目父子三人,看见浪子的悔改、父亲的慈爱、大儿子的无情自义,却没留意大儿子身边仆人的一句话“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他无灾无病地回来了,把肥牛犊宰了。”这句话让我们听出了言外之意“你兄弟来了”,表示这里不再是浪子的家,说明不仅大儿子不愿接纳小儿子,就连仆人也看不起这个曾经的少东家,看他成了落魄户。接着又说“你父亲因为他无灾无病地回来,就为他宰了肥牛犊”,这个仆人对主人没有尊敬,本来他尊称为主,却说是你父亲,你弟兄,这是一种自以为尊贵的口气,没有主仆之分,完全是骄傲的口气,如同撒旦本来是早晨之星明亮之子,却要要升到高云之上,与至高者同等,结果被赶出天国堕落阴间。(参赛14:12—15、结28:11---19)再如因他无病无灾地回来了,就为他宰了肥牛犊。他本来对主人的财产毫无主权,却自作主张认为,这样做不值得。就如卖主的犹大眼看见抹大拉的玛利亚为膏抹耶稣倾倒一玉瓶的真哪哒香膏,感到可惜,认为“何必这样枉费呢”?还有他这一番话,尖酸刻薄,更使得本来心中不平的大儿子经过他的一番煽风点火更火上浇油。在我们的日常中,我们不也常见有这样的人,自傲自大藐视别人,煽风点火。我们要警醒,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五、父爱亲情的眷顾彰显神的大爱

最后我们看到,父亲出来劝大儿子,没有责备,没有批评,同样是亲切地说“儿啊”,父亲在迎接小儿子是是无声的拥抱,对于大儿子却是慈声呼唤。在父亲眼里爱是博大宽宏的,他接纳在外流浪的浪子,也包容常在家中却与父亲心思远离的大儿子,父亲邀请两个他所爱的儿子一同坐席,这是何等大的快乐福分。并且说“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大儿子每天守着父亲,却不知一所有的都是他的,因为儿子就是承受产业的,却要斤斤计较,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父爱的怀抱里,享受眷顾、保守、供应、安慰,不用担心饮食,不寄人篱下,不忧虑冷暖,不畏惧危险,没人呵斥,不流浪放荡,真是一无所缺,家中的温暖他体会不到。

我们今天活在罪里就是漂泊的浪子,天父寻找我们,也盼望我们回归到他面前悔改认罪,神以慈爱怜悯接纳我们,他脱去我们罪的污秽,给我们穿上袍子、带上戒指,穿上鞋,使我们拥有他的荣耀,愿我们调转脚步成为神所喜悦的儿女,还要传福音给更多的浪子,让他们一同悔改在神面前,共享神的丰富筵席,万不可像大儿子和拨弄是非的仆人,拦阻神的工作,成为侍奉的警戒。愿我们都会应耶稣基督的呼召,享受神家里的美好。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的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