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代,时钟敲打着衰老的韵律,似乎没有一个角落逃过老龄化的触摸。教会——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见证着一批批年迈的信徒逐渐走进来。白发苍苍的他们,有些步履蹒跚,却眼神坚定,对信仰如初见般赤诚。然而,岁月不饶人。渐渐地,他们不再是一股活力的象征,而成了那些日渐孤单、内心软弱的长者。于是,我走近他们,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视甚至仰视。因为我看到,随着年岁增多的不仅仅是皱纹,更是他们对上帝的委身,对信仰的执着。
孤独的夜晚,谁来陪伴
我曾经探访一位年迈的弟兄,他孤身一人,独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窗外冷月清辉,他的脸上是岁月的刻痕。多少老年信徒,正如这位弟兄,在岁月的孤独中等待,等待一个拥抱,等待一句问候。于是,我感到,教会的牧养不只在于周日的讲道或祷告,更在于平日的探访,哪怕只是短暂的陪伴。
“探访小组”,需要在教会里设立。这个团队,每一周走进老年信徒的家,听他们讲述过去,听他们诉说内心的惆怅。一个小时,两小时,时间的流淌似乎抚平了他们心中的波澜。节日来临时,我们也会带上鲜花与问候,让那些平日不言不语的长者有了欢笑。
“月照旧,思旧人,岁月似流水。心如常,伴吾旁,牧者无怨悔。”
每一次探访都让我意识到,牧养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回应,是在他们日益孤寂的岁月中,献上无声的安慰。我们的倾听,成了他们心灵的润泽。
属灵的土壤,年老时更需要浇灌
“信主多年的人,也会觉得灵命需要成长吗?”在教会中,常有人这么问。然而我深知,信仰的路没有止境。那些已经走过大半生的老人,虽在信仰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却依旧在寻找更深的灵性滋养。
为了这些年长的信徒,我们也专门为他们设置了查经和祷告会,探讨《圣经》中那些并不复杂却深刻的教义。每当我在小组听到老年弟兄姐妹们分享他们对经文的领悟,我心中油然而生敬意。那一字一句,如同涓涓细流,浇灌着他们的内心,也滋润了我的心灵。
教会还可以特别鼓励他们参与代祷,把他们带入为教会和信徒们祷告的行列中。他们在祷告中献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这一份属灵的参与,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他们在年老时的一份奉献。
“经久路漫漫,灵命似花开,愿代祷不停息,风雨亦不改。”
这种牧养,不是施舍,而是陪伴他们在信仰的成长中,一同行走。
平凡日子里,细微关怀成暖流
教会的牧养不是只顾及属灵的一面,年老的他们更需要生活上的帮助。许多老人,身子骨逐渐不支,琐碎的日常成了无法承受之重。探访的过程中,我发现,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带给他们压力。
那么,我们可以组织一群志愿者,不仅是去帮助打扫房间、陪伴就医,更是去聆听、去理解。还有每季度的健康讲座,医生讲解那些对老年信徒尤为重要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懂得保重自己。我所看到的,不只是老人们的微笑,更是他们生活的底气——这是来自教会的温暖。
“生活无常,而主内同行,教会之温,暖身更暖心。”
这样的关怀,是教会对老年信徒细腻的注视和实际的爱心行动,是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平安的慰藉。
老去并不意味着被遗忘
教会的长者,并非教会的累赘,而是教会的祝福。我深信,他们的智慧和属灵经验,是代代相传的财富。许多老年信徒并不愿被边缘化,他们渴望继续服侍,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在神的殿中留下痕迹。
为此,我们成立了“信仰传承小组”,邀请年长信徒成为年轻一代的信仰导师,教导他们如何在信仰上扎根。这是一条用信仰连结代际的桥梁,让老年信徒在分享中找到生命的价值,让年轻信徒在领受中找到信仰的方向。
“年岁不息,信仰之火不灭,以老带新,火种世代相传。”
这份牧养,成了年长信徒晚年生活的目标,也是教会中流传的宝贵见证。
写在尾声:让老年信徒在神国中找到归属
老年信徒的牧养,是教会无法回避的话题。然而,这不只是任务,更是一份恩赐。正是在牧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彼此扶持”。我们不是给予者与接受者,而是同行者,是共同在神面前寻求成长的人。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愿看到更多教会能够关心他们的长者,把这份细致的爱浸润到每一个老年信徒的生活里。愿我们的牧养如涓涓溪流,润泽老年信徒的心灵,也愿他们在神的殿中继续散发温暖,直到生命的尽头。
“牧养之路虽长,然伴我同行;老去的生命,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开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马来西亚一名华人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