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教会牧羊有新方

一、教会的“增长”与“负增长”

根据《今日华人教会》月刊(2000年12月)的报告,普世教会多有“负增长”的现象,似与70年代由韦拿(PeterC. Wagner)博士揭慕的“教会增长运动”背道而驰。这“负增长”的现象,香港教会也不能幸免。香港教会更新运动在二十世纪末,向全香港教会发动普查,揭露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近五年来,教牧同工的数字都有明显的增长,唯每主日参加崇拜的会众数目,却有出人意外的缩减。

在香港处于移民潮已退,回归者拥现的形势下,全港一千二百余间教会,若然每年有五至六千人受洗加入教会,平均每间教会每年有四至五位新信徒,这是个颇保守的中位数,为什么会是个“负增长”的数据出现,竟然在过往的五年中,教会每年有超过六千个信徒“失踪”?原因究竟何在呢?会否因教会疏于照顾,,喂养不足,营养不良,有新信徒“夭折”呢?或是因为某些理由而令信徒“主动出走”,由窄路引退重投阔路?

二、谁出走了?

一般来说,教会的信徒可以分为七类。第一类是集教会“宠爱”于一身的慕道者。他们被关爱、被重视,由慕道班、福音班、洗礼班、初信栽培班……等,重重包围。第二类是由第一类晋升而来的基督婴孩。他们是受洗一至两年的一群。由于教会在他们未正式受洗之前,已为他们作了很多美事,使他们经过各种栽培和考验。教会视他们为已入圈的信徒,“应该”是重生了的门徒,理应主动参加主日学、小组、团契、崇拜……等经常性聚会,并开始为主耶稣、为教会付出一些贡献,参与一些事奉。第三类是教会为数最多的基本信徒。他们信主多年,经常参加崇拜,并有固定的奉献。他们与教会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有点像主所说的“不冷不热”。他们习惯了回教会参加聚会,享受信徒应有的权利,并因个人事务繁琐,未能尽上义务,只能成为教会的“消费者”。

与第三类相反的,第四类是一群积极投身的信徒。神叫他们得以成长,成为教会中坚分子,在教会里热心事奉。可惜,当中有好些人因只看见教会的需要,而忘记了自己的需要,往往因负荷过重,灵命入不敷出,有苦自知。第五类是教会的领袖们,他们与教牧传道同工一同承担教会的行政与策划,成为教会的主流一族,他们公私两忙,疲于奔命,受信徒的爱戴,是有口难言的一群。第六类是教会中另一小群游离信徒,在前五类的外围自出自入,因他们曾受某些伤害,又未有完全被医治,因此静悄悄地躲在一旁疗养。第七类是一群16岁以下的第二代信徒,他们在父母或长辈的催促、劝喻和带领下,在教会的传统灌输式培育架构下成长。在这七类信徒中,谁是最容易“主动出走”,成为“失踪者”,导致教会的“负增长”呢?第一类有教会的重重包围,可能性不大;第七类有父母或长者的包围,不容易“溜走”;第四、五类的教会中坚分子和焦点人物,走无可走。

最大可能从教会出走的,是剩下来另三类信徒:初信者、消费者和疗养者。

三、高科技效应的冲击与挑战

当经济与高科技彼此挂钩的时候,人的生计便全受高科技的支配了。30岁以下的网络族群,为求与社会同步并进,几乎日以继夜在网络中溜达,少有时间“断线”与父母、亲友及主耶稣打招呼,彼此问安。

教会聚会开始便立方传出:“请把手机、传呼机关上”的“劝喻”和“守则”,网络新人类无可奈何,只得照办,慢慢地,当有突发事件来临时,只好与教会“告别”。再另找时间自己灵修,读经吧!逐渐把信仰生活抛弃,静悄悄出走了。30岁至60岁的族群,他们虽能在教会中被敬重,但他们在社会中,却是网络夹缝中的一族;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容忽视。他们非不愿意读经、祈祷、事奉、传福音、作见证,而是力不从心。成熟基督徒的生活形态只能留于表面的“知”,而把“行”淡忘了,他们的心灵也静悄悄地出走了!

教会不是没有回应这些由高科技世代带来的困扰。“教会小组化”、“门徒训练”、“目标导向”、“分龄教育”、“成长班”……等,似曾相识的教会新路线此起彼落。只要有任何成功的个案传出来,必然立时一呼百应。社会不稳定,家庭不健全,教会年年有新意。信徒无法承接日新月异的教会新路线,只好增聘同工。由教牧同工全力带领教会,原意是美善的,但后果却是使教会职事慢慢只集中在某一撮人身上。由于教会的压力愈来愈大,教会多元化事工愈来愈少人参与,因此干脆把相关的事工或聚会合并,表面看来聚会的气氛有所改善,信徒能在同一时段出席不同功能性质的聚会。这样,信徒学习和参与事奉的机会,也相形见少。教会消费者愈发增多。

四、培养模式重新定位

教会集中全力培养尚未正式加入教会的新朋友,是件美事。但是当新朋友们受洗加入教会之后,不能就停止跟进其新生命成长的培养工作。其实,新信主的人有许多需要,必须有成熟生命的肢体以亦师亦友的态度,作一对一的教导和指导,使在真道上刚起步的新信徒,能得到足够的培养,茁壮成长,教会中不冷不热的消费者便会逐渐减少。

初信主的人需要清楚知道因信主,罪已得赦(太九2;路七48),他们必须享受到主所赐的平安(路七50),他们必须回家去作见证(太九2;路八39),更应该向熟悉的人传讲神在他们身上所做的大事(路八39)。这些生命的经历与改变,必须有成熟生命的信徒作为榜样,并以生命去喂养生命。

五、学效主亦师亦友“一对一”喂养

主多次多方嘱咐彼得去喂养他的羊(约二十一15-16),“喂养”必须全人甘心付出去爱、去关顾、去陪伴、去聆听、去教导,才能有成长。在这网络的世代中,网络中人很容易在多元化的资讯中变得自高自大,他们需要神的话直接去“喂养”,也需要有保罗浇灌式的培养一―及时施肥、修剪、除虫、以致能按时结果子(林前三6)。

神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以“一对一”亦师亦友的模式,才能得到适切的喂养。主在世时每一位来到他身边的人,无论是尼哥底母,是撒玛利亚妇人,是彼得或约翰,他都单独面对他们独特的需要,作出适切的教导和指引。要抗卫网络科技带来的人际疏离感。“一对一”亦师亦友的培养模式,能建立亲密的肢体相交,是一个可行的出路。

六、圣经是“一对一”信徒培养模式的“纯净灵奶”

圣经是“一对一”亦师亦友信徒培养模式的“纯净灵奶”。主清楚指示属他的人,要常在他里面,他的话就常在人里面(约十五7)。当主升天前,也嘱咐使徒教训跟随他的门徒遵行他的话(太二十八20)。彼得在他的书信中,明言信徒要逐渐成长,便应爱慕(认识)那纯净的灵奶(喂养灵命的粮食)和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神的话)。希伯来书的作者(来五12-14)也说他以灵奶直接喂养在信徒真道上刚起步的信徒,使他们渐渐长大成人,能自己吃干粮(领悟、明白神的话)。

环顾今日教会所使用作为栽培慕道者的材料,大多也是人把神的话先咀嚼,再加上自己的经历混合而成的“人造灵奶”。许多时候,人未必能直接吸收从神而来的纯净灵奶,反而被人的经验或教会的传统教导所取替,这些渗杂了的奶,往往限制属灵生命的成长,因此,当一位成熟的信徒要以“一对一”的师友模式去培养新信徒成长时,最佳的教材应该完全回到圣经去,直接从神的话得喂养而长大。

圣经经历数千年的时间,由数十位背景相异的人,由神的启示和默示中完成,若要一位初信者由创世记至启示录逐卷学习,谈何容易。以系统神学主题(将圣经的主要核心信息归纳出来),以陪伴(关系的建立)的方式,渐次帮助初信者去认识神的话,并由陪读者诱导着去探讨经文的要点(知)、神话语给人的感动和亮光(情)、人应有的回应(意),及应当支履行的本分(行)。这样帮助人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去学习并遵行神的话,且透过师友关系的陪读过程:“看、读、听、说、做”,学会了自己吃干粮(灵修、默想、研经、释经),得以长大成人,能分辩好歹(来五14)

七、“一对一”陪读圣经的意义与功效

以西结先知得神启示,宣告说:“人子啊,我对你所说的一切话,要心里领会 、耳中听闻。”(结三10)

(一)、陪读的意义

“一对一”诵读圣经,是初信者得到健康成长的捷径。目的是以显浅的经文为纯净的灵奶,直接喂养基督里的新婴孩。藉诵读选定与主题有关的经文,彼此分享学习心得,彼此代祷,彼此切实相顾,建立紧密的肢体关系,使圣经真理能深入人心,化作生活行为。

(二)、陪读的方式

一位成熟的信徒,以亦师亦友的态度陪伴一位同性的初信者,每星期进行一至两次的圣经诵读与分享。每次需时30至40分钟,再加上每星期一次10至15分钟的电话交谈,彼此扶立、代祷,建立紧密的关系。导读的形式主要以定时、定地、定人、定进程为“约章”。意思是要导读者与对读者在神的引导下,彼此约定分别某个固定时间,在某个安静的固定地点,按照固定的诵读步聚进行,使能达到一定成果。陪读者更要作好榜样,如不是重要事故,也不任意更改既定的约章,更不应轻易随便找人代替陪读.

(三)陪读对象的寻觅

“一对一”的师友培养模式,适合16岁以上任何刚受洗的新信徒,及未完全成长的教会消费者。无论各行各业人士,只要具小学程度,有共通的语言,经过事先的祷告,有神清楚的带领和契合,并当双方能建立互相信任的友谊后,便可互定的约章,开始陪读圣经。

(四)陪读的功效

(1)、陪读的模式能消除网络科技所引起的人际疏离危机,使人重建群体生活。

(2)、透过诵读神的话,不但“被陪读者”得成长,“导读者”本身也能在神话语中得建立,相得益彰。一般来说,真心相信神,原跟随主作门徒的人,在信主初期的两年中,最具热诚为主作见证;他们昨到喂养后,必然更有力量见证主。带领人归主。这样,教会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能得到显著的增长。台湾近年来“陪读”风气盛行,在这方面有美好的见证和成果。

(3)、藉喂养新信徒,发展全会众的事奉热诚,使教会能达至全民皆祭司,为教会提供“一对一事奉”的里程碑;教会事奉岗位不再是由一小撮人中坚分子所承担。

陪读的目的不是建立人,不是单为读经,认识真理,而是叫人得到在主里面,满有基督长成的生命力。

编辑推荐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