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母亲的榜样

(经文:民26:59;得1:16-18;路1:46-48) 首先祝福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母爱是如此博大,像一轮太阳一直照在儿女的身上,伤心,失意,落寞的时候,想起母亲心里觉得暖暖的很踏实,因为她永远是儿女温馨的港湾。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让多少人流下了泪水;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母亲节是美国传统节日。1907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维斯女士,为了纪念她母亲二周年的忌辰,并缅怀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辛劳,她四处奔走、到处联络,呼吁建立一个纪念母亲的节日。六年之后,她的建议得到了美国参、众两院的通过和威尔逊总统的签署,于是法律规定,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礼拜日为母亲节。以后世界各国争相效仿,母亲节便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这个节日让我们思想圣经中母爱的伟大,因为母爱的源头直接来自于至高的上帝。正是因为上帝把母性赐给了女人,以至于我们可以通过母爱,来发现上帝伟大而又仁慈的形象。圣经中母亲的榜样,共同彼此学习。

一、摩西的母亲约基别——信心的榜样

“暗兰的妻,名叫约基别,是利未女子,生在埃及。她给暗兰生了亚伦、摩西,并他们的姐姐米利暗。”(民数记26:59)“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希伯来书11:23)

圣经关于约基别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但是却称赞她是一个有信心的妇女。约基别有三个儿女,在三个儿女都被上帝所重用。摩西是以色列民族最伟大的领袖,亚伦是以色列民族第一位大祭司,而米利暗是以色列民族第一位女先知。这一切都与他们的母亲约基别有着密切的关系。

圣经记载,摩西出生的时候,恰巧埃及的法老要残害以色列人,法老吩咐要杀死以色列人一切的男婴。当摩西出生之后,他的父母并不怕法老的威胁,却是藉着信心来养育这个孩子。直到摩西三个月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并且哭声也越发的响亮,无法再匿藏起来,于是他们就用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恰巧,这个蒲草箱被法老的女儿发现,她见摩西相貌俊美,就收养了他。于是,摩西机智的姐姐米利暗就对公主说,为这个孩子找个奶妈来抚养,在征得公主的答应下,约基别成为了摩西的奶妈。在上帝奇妙的干预之下,摩西如同死里复活一样,又回到约基别的怀抱中(出2:1-10)。所以,摩西虽然被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但真正乳养摩西长大的,还是他的母亲约基别(出2:7-9)。

约基别不是只用母乳喂养摩西,并且一定在摩西小的时候,就教导他认识耶和华才是真正的上帝,建立摩西对上帝的信仰,拒绝埃及的假神和一切的荣华富贵,并且让摩西认同自己希伯来人的民族身份。所以,“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11:24-26。)

可以看出摩西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怀抱犹太人的梦想。民族感极强。这一切与母亲的教导有方。今天,我们做母亲的,除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需要时,我们是否也给予他们信仰的需要,带领他们认识上帝呢?
雅安芦山7。0级地震,儿子上厕所被砸,埋在预制板内,瘦弱的杨玉蓉来说冒着余震危险去救儿子,期间,眼见着三楼的床掉下去。儿子求母亲快走,别管他,母亲使出全部力气,独自将二百多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母亲事后说,她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
 
二、路得的婆婆(母亲)拿俄米——爱心的榜样

“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路得记1:16-18)

熟悉圣经的弟兄姊妹都知道,拿俄米只是路得的婆婆,根本不是她的母亲,但是一个婆婆居然能让自己的儿媳妇死心塌地地跟随,从此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族,这样的婆婆真是甚至比母亲还伟大。拿俄米的名字是“甜”的意思,她有一副甜美好心肠,由于国内遭遇饥荒,她随同丈夫,离开伯利恒,带上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不久她的丈夫离世归天,后来她的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又在那里住了约十年之久,二个儿子后来也死了。失去男人,一个家庭就失去顶梁柱,只剩下三个寡妇,生活一下落入由“甜”变“苦”。“拿俄米对他们说:‘不要叫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得1:20)当婆媳俩重返伯利恒,生活开始慢慢由“苦”变“甜”。我们却从中感受到婆媳之情浓浓的香甜。

“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象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得1:8-9)拿俄米这样患难中,她多么愿意有人陪伴,然而她却为儿媳们幸福着想,真心实意为她们祝福,这爱是何等深广,这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善解能容,拿俄米尊重媳妇,尊重媳妇的选择,她自己老迈,不愿拖累她们,媳妇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愿媳妇今后能各在新夫家组合新的家庭。往后日子能过得幸福。

“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得1:9)。圣经里多次拿俄米称呼媳妇为“女儿”。她们不是母女,胜似母女,拿俄米待媳妇如同亲生的女儿,这是何等情真意切, “与她们亲嘴,她们就放声而哭(得1:9,14)。这离别情景实在叫人动容。古代有一付对联被誉为融洽婆媳与母子关系的劝世箴言:“女常可爱,媳常可憎,劝天下婆母应拿三分爱女之心爱媳;妻每为顺,亲每为逆,愿世上男儿能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天下的婆婆,如果都能把媳妇当成女儿看待,婆媳之间还会有什么矛盾呢?还会有什么不能相处呢?

拿俄米忍受人世间一切磨难,在摩押地寄居十年,虽在外邦,但仍不因环境、习俗不同而改变对真神信仰,与神合好,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影响家人,才能与家人和好。路得是外邦女子,跟随婆婆不仅是爱的跟随,更重要是信仰上的跟随。一般说来同一个家庭不同一个信仰,势必这个家庭问题矛盾就显多。好婆婆有情有心爱媳妇,还应该在信仰、灵性生命上带领媳妇,早日让儿媳归向真神。“婆媳和”这“和”是心的交融,是一种信仰生命的“融合”,一个家庭有神做家主,有神的大爱在里头,这个家就能和睦温馨,幸福快乐。

我教会有一位老姐妹,有一次她的孙子发烧,媳妇没信主,从娘家弄来一张符贴在房间的墙上,老姐妹发现,就劝说媳妇讲明福音的真理。最后媳妇同意把这些迷信的东西拿掉。媳妇肯顺服婆婆,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位老姐妹平日里有好的灵性,深得儿媳的尊敬。不久,媳妇受洗归入教会。老姐妹理解年轻人,在家中虽有些事看不惯,但不说闲话。有时儿子与媳妇吵嘴,老姐妹总是与媳妇站在“一条战线上”,替媳妇着想,为媳妇说话,“厚媳薄儿”,减少家庭冲突,融洽两代人感情。有时左邻右舍会说老姐妹太宠爱媳妇,宠得做娇小姐,老姐妹就会说你们知道吗?会疼的疼媳妇,不会疼的疼闺女。年轻人要上班也很辛苦,女孩子带点娇气,因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不象我们那个时代,别说我媳妇不大能做事,要是干家务也很认真的,这一点我还不如年轻人呢。另外这位老姐妹,一得到媳妇一点关照,喜欢让左右邻舍知道,夸奖媳妇的话,不知什么时候传到媳妇耳朵里去了,原本是娇小姐就变成了孝顺媳。这位老姐妹聪明在于不摆架子,善于看媳妇的优点,对其短处不挑剔,能包容,又能在别人面前讲媳妇好话,维护媳妇的面子,因此,她的家庭天天生活在美满和谐的气氛中。

三,主的母亲马利亚----谦卑顺服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祂顾念他使女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路1:46-48)。

马利亚是主耶稣肉身的母亲,也是被称为耶路撒冷教会柱石之一雅各的母亲,还有写犹大书的母亲。她虽然出身于贫寒的拿撒勒,却因她的单纯和顺服,成了一位蒙大恩的女子。万代都称她有福。马利亚到底是怎样的女子,竟蒙如此大恩大福呢?

首先她是一位谦卑的女子,既谦卑又顺服,谦卑和顺服是不能分开的,有谦卑才能有顺服。有顺服必有谦卑,缺一不可。马利亚出生卑微,成就神应许甘心顺服。马利亚许配给约瑟,还没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当时她心里非常害怕,但天使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与你同在。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经蒙恩了,你要怀孕生子,起名叫耶稣。”(路1:28-30)当时,没有结婚要怀孕生子是违背律法,要被石头打死的。但马利亚全然顺服神,愿神的旨意成就。主耶稣十二岁,她带耶稣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回去时发现耶稣没回来,找了三天,从先找回耶路撒冷,看见小耶稣,坐在教法师中间,边听,边问寻求真理。“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路2:48-51)主的母亲,心里虽然有不满,但对小耶稣说的话还是放在心里,抚养他长大成人,同时也尽她为母的本份。犹太人的父亲通常都是非常忙碌的,所以从小到大的宗教教育,几乎都要仰赖母亲。送到学校就学之前,母亲就会教导他们最基本的旧约常识、向神的祷告、与亲戚的关系。

主耶稣三十岁出来传道,他所行的第一件神迹是在迦拿的婚礼上。在约翰福音第二章中讲到:第三天,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她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约2:1-5)后来,我们知道主使水变成了酒,使他们福杯满溢。

主耶被钉十字架,第三句话是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6-27)耶稣在十字架上恪尽人子之道,临终之前还把母亲交给约翰。为我们基督徒树立教敬父母的榜样。他最痛苦的、即将离开世间的时候,他还不忘把母亲交给门徒约翰,从此约翰就接马利亚去奉养,马利亚也把约翰当作自己的儿子。马利亚是一位模范的母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幅最真实、最平凡、最亲切的图画。

四、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唐诗人孟郊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母亲是最靠近神的爱,“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49:15)犹太人的传统说“上帝太忙了,所以为每一个家庭预备了一个母亲来代替祂自己”;俗语说,“推摇篮的手,能推动全世界。”俗语又说,“凡是伟大人物,其背后必有一位不平凡的母亲。”今天我们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呢?我想,结合圣经中那些母亲的榜样,提出几点与大家一起思考。

1、以上帝的荣耀为教育的目的。2、以敬虔的生活为教育的示范。3、以基督的圣爱为教育的源泉。4、以圣经的真理为教育的根本。5、以虔诚的祈祷为教育的动力。

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尤其是现代的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候就给他们接受更多的教育,如参加各种课外的补习版、培训班,使他们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对孩子在信仰、灵性上的教育却少有花心思的,这是我们的亏欠。做父母的都知道,要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儿女,但是我们为什么却不把最宝贵的信仰告诉他们呢?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信仰是不能强迫的,需要他们自己选择,这其实是错的!当我们的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他们的一切都是父母为他们预备的,他们的食物,他们的穿着,他们就读的学校都是父母预备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作为父母总是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愿意把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儿女,为了将来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美好的环境、良好的教育,但是我为什么却不把最好的礼物,就是圣经的真理从小告诉他们呢?

盼望上帝祝福我们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叫我们在母亲节的时候更加爱我们的上帝,并且孝敬父母,母爱是无私的不讲回报,母亲给了你生命,给了你善良,更给了你一个永远的家。却让生命在仁爱中延续、传承;学像圣经中的摩西的母亲约基别,路得的婆婆(母亲)拿俄米——爱心的榜样,更能像主的母亲马利亚一样,成为蒙恩蒙福的女子。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