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牧师传奇》是广东教会一位牧者所写的人物传记,传记采用第一人称,以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作者的外公孙溥俊老牧师一生中发生在战争年代、建国初期、文革时期、落实宗教政策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感人故事,再现了老一辈牧者忠于上主、忠于信仰、甘心舍己、乐于奉献的精神。愿上帝藉着前辈牧者的见证,激励更多的年轻同工追随主耶稣的脚踪,勤做主工,忠勇向前……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罪。”——彼得前书4章8节
满族婚礼
1956年秋天,姥姥姥爷在秦皇岛举行了婚礼。用姥姥的话说,这场婚礼可谓是“中西合璧,土洋结合”了。这场婚礼不仅体现了基督教信仰的特色,而且保留了满族传统的婚俗。
婚礼的头一天,太奶就选了一户热情善良、家宅又靠近庄口的族人家,亲自带人打扫出一间厢房,安排姥姥母女住下,这叫“打下处”。
第二天一早,二太奶(姥爷的婶娘)就带着姑娘媳妇们和披红挂彩的马车出发接新娘了。
那天天刚亮,太姥姥就把姥姥叫醒,亲自给她换上大红绸缎做的高领夹袄和百褶裙,又解开女儿的双发辫,亲手为她挽好髻子,别上簪子。满族女孩一般梳独根发辫或者双辫,只有出了阁的妇人才挽发髻。挽髻,算是从女孩到媳妇的过度吧。梳妆停当,女主人便给姥姥“开脸”,所谓开脸,就是用棉线把脸上的汗毛铰干净,使皮肤看起来更干净,白皙。女孩子们第一次开脸都是在婚礼当天,开过脸的女孩就不再是“格格”,而是“福晋”了。(在满语中,“格格”是“姑娘”之意,“福晋”是媳妇之意。)
这边才忙完,那边马车已经到大门口了。姥姥是独生女,既无哥哥,也无弟弟,背新娘的任务只好由未来的小叔——七少爷溥敏完成了。
马车来到太爷的大宅门口,怀抱宝瓶(内盛五谷杂粮,象征婚后日子富足)的新娘由二太奶和大奶奶(姥爷的大嫂) 扶下车,才进院门,姥爷就抓起弓,朝新娘头顶虚射三箭,既象征满族弓马定天下的气魄,又象征去除晦气。接着,新娘跨过马鞍(平平安安),跨过火盆(日子红红火火),由新郎牵引着,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洞房。
炕上早挂好了喜帐,喜帐中足足叠了十几床被褥,这也是满族风俗,祝福小夫妻俩今后子孙满堂。炕上还铺着一套男孩衣服,一套女孩衣服,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内盛着红枣桂圆莲子花生,取“早生贵子”的谐音。新郎用称杆挑开新娘的盖头(称心如意),两人一起坐在炕上(坐福) ,家人给他们各捧上一碗饺子,称为“子孙饽饽”(饽饽:满语对点心的总称),新人各吃了几个,就又上车,赶往教堂,举行婚礼了。
婚礼由救主堂张崇真牧师证婚,一切程序都是按着圣公会的婚姻礼仪进行的 ,庄严、肃穆,体现了教会和基督徒对婚姻的重视。
婚礼结束后,太爷在自家大宅内设宴,款待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要是在解放前,这场婚礼足足要大庆三天,还要搭台唱戏,可当时正值解放初的政治敏感期,太爷又是财主出身,所以一切还是低调点的好。
第二天一早,姥姥先是烧好热水,盛到铜盆里,亲自送到公婆兄嫂的房门口,再回到厨房,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吃过饭,大家齐集堂屋,等候新娘敬茶认亲。新郎执壶,新娘捧杯,为公婆、族中德高望重的几位长辈和哥哥嫂子一一敬茶,每一位受茶人都要给新娘一个红包。“姥爷有那么多哥哥嫂子,再加上公婆和几位长辈,您岂不是发了一笔小财?”我忍不住插嘴,姥姥却说:“祝福之意而已,没多少钱的。”
敬完茶,姥姥要给至亲送上礼物了。太姥姥是京城名角,见过大世面,亲家又是大户人家,这礼物无论如何也不能寒酸,叫女儿才过门就被婆家轻看,而事实上,太姥姥为女儿准备的礼物也为着实为姥姥挣足了面子:送给太爷一柄银锅玉嘴乌木杆的烟袋,送给太奶一个描龙画凤的三层楠木首饰盒,送给兄弟们每人一枚无花无纹的银指环(满语叫“溜子”),送给每位嫂子一根银凤簪,小姑淑蓉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又是最小的,所得到的礼物也最丰厚,有东珠项链一条、银耳环一对和一方杭州丝绸的手帕。
婚后第三天,姥爷就带着姥姥回东北去了。小夫妻新婚燕尔,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可摆在他们前方的究竟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只有上帝知道了。
注:本文作者系广东教会一名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