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风雨中秋话乡愁

诗人余光中说:愁是诗人的情怀;而我想说,愁是游子的情怀。

唐王维诗曰: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要说,每逢佳节愁更愁。

二十年流浪生涯,心随漂泊,不知何处是家乡!

中秋之日,受台风影响,杭州风雨交加,江边尤甚。我举着伞站在江边,雨点密密斜斜地打落在江面上,烟波浩渺,水天相接,一片苍茫;风吹雨打,举伞不定,险被吹落江中,索性收伞,置身于雨中,任凭风吹雨淋,一会儿,雨水顺着头发直淌而下,衣裳湿漉漉地粘在身上。南唐李煜有诗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面对此时此景,我更想说:此时心里几多愁,愁如钱江向东流……

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日子;提前半个月,我们便开始数着指头,数呀盼呀,盼着那个日子快点来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一个节日的盼望,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圆圆的石榴,红红的苹果,农家人不缺这个,最馋眼的便是圆圆的扁扁的月饼了:当父亲打开一层层渗着油渍的包装纸,一摞四个圆饼整整齐齐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那甜甜的油香扑面而来,我们急切地搓着小手,口水便在嘴里流淌。

“ 四个月饼,八个人,两人分一个,”我们在心里默算着。

父亲不慌不忙地拿起菜刀,横一下竖一下地将一块月饼切成四块,每人只分了一小块,我们拿着渴望已久的月饼,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品尝着,生怕先吃完了再看别人吃……

吃完了,我们贪婪地盯着另外两块。父亲说:剩下两块,过段时间再分给你们。

过几天还有吃?我们心里有底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憧憬的笑容,回味着口里的余香;然后拿起桌子上的苹果、石榴……尽情享受,兄妹六人在院子里追呀打呀,笑声、打闹声,散落在院子的每个角落……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曾几何时,这种一起嬉笑打闹的的日子悄然无息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渐渐地离我们远去,成为历久弥新的记忆……

为了谋生,我们背井离乡,各奔东西,处处无家处处家;乡愁从一张小小的邮票到千里电话,再到短信、QQ、微信……乡愁被地域和时空剪得七零八落,丝丝乡愁、愈织愈稠……

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无安处乡何在?

很多在外谋生之人,四海为家,浪迹天涯,感慨:不知何处是相关?是的 ,很多人已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感,逢年过节亲人团聚更成了一种奢望,夫妻长期分居也成了无奈现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游子心中美好的祈愿。

我们在地上忙来忙去,心无居所,便有了焦虑、郁闷、烦躁、飘忽不定的游离感。思乡之情,成了每个游子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愁丝。

我们心归何处,才能安息?

“有一个永恒家乡/座落在高高的天上/它荣美超越想象……没有忧伤、天天歌唱……”(飘来画外音)

“亲爱的弟兄啊 ,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

既是客旅、寄居的,总有回家的那一天!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2-3)

啊! 永恒的家乡在天父那里:虽有台风肆虐、江水翻腾,但我们却不害怕,因有那不能震动的国为我们存留;纵然风吹雨打、乌云弥漫,我们却心存盼望,因为天国永存风雨之上。我仿佛看见那荣美的家乡,是为神的儿女存留。

望着茫茫江面 ,雨水早已湿透了衣衫,我不再为地上的家乡愁;我只愁,怎样预备自己,走好地上的行程,回到阿爸预备的光明天家!

(作者系杭州一位热心文字侍奉的姊妹,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